新华发电驻金石村工作队扶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9-04-24 信息来源:默认部门

  2018年春,三名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职工沿着一条泥泞的小路,走入地处雪峰山脉深处的湖南新化金石村,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了他们的驻村生涯。

  金石村位于新化县西北边陲崇山峻岭地带,平均海拔800多米。全村23个村民小组,共377户1402人,2018年建档贫困户为109户342人。村民居住分散,多依山傍水而居,以传统木房为主,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务工是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新华发电公司领导先后四次专程赶赴驻点村考察部署工作。下属湖南新华公司56名党员干部与107户贫困户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并选派了徐小洲、潘爱民、黄剑等3名干部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徐小州是队长。

  “做点实事,用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才到金石村,驻村工作队成员就被难住了。他们都是电站生产管理人员,没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更听不懂当地方言。

  为了尽快融入工作,三位队员到了驻地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便拉着身兼“翻译官”和“导游”双重身份的村干部开始了走家串户。谁家房子要修,谁家有养殖,谁家孩子没上学,谁家有病困,谁家没有青壮年劳力……走了一圈下来,他们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对接下来的工作,也有了初步计划。

  在帮助贫困劳动力落实交通补助政策的过程中,工作队建立了工作微信群,主动联系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开展申报,从宣讲政策开始,到如何开具务工证明,一个个电话联系询问材料准备情况,利用发放慰问物资的机会帮助填报申请表和复印证件……事无巨细,最终帮助55名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核报交通补助2万余元。

  队员潘爱民说,“我们要做点实事,用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他们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发放给各家各户;历经艰辛帮助离家3年已经精神失常的村民郭雪芹找到了她的父母;把在家摔伤却孤立无援的村民欧头秀老人送医院救治;帮助村民陈继开的孙子顺利获得教育助学资格;想方设法帮助村民李正儒家销售自产的茶叶;多次上门,给醉酒后屡次打骂父母的村民做思想工作并帮助他们家申报了低保保障;走进贫困户陈碧华家中,队长徐小州主动资助他家大女儿每月100元生活费,并承诺会延续到她念完高中……

  一点一滴的帮助,拉近了工作队和老乡们的距离,让老乡们看到了扶贫干部的“真心”。

  拉赞助,最“木讷”的队员也成了“能说会道”的人

  有了老乡的理解,工作队有了更大的动力。如何拓宽思路为全村百姓争取更大的实惠,成了工作队最常思考的问题。他们认为,争取政策支持,“拉赞助”才是硬道理。为此,最不善言辞的潘爱民,也在多次“拉赞助”中变成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截止到目前,他们已经为村里争取投资专项扶贫资金40万元,新建产业路7公里;村级道路硬化项目获批18.267公里,落实项目资金639.79万元;争取资金199万元,由县水利局重点办督办的安全饮水工程于2018年年底顺利完工;基本完成全村电杆电线的更换,部分地区升级三相供电线路,新增变压器4台,共投入改造资金270万元;2018年落实小额信贷13户,共计发放贷款44.8万,发放产业奖补金15万;危房改造35户,获得补贴109.7万元,完成易地搬迁入住8户;教育助学47人,获得补贴8.7万多元;新增五保户1户、低保7户;医疗救助60户报销25.9万元;争取20万元“一事一议”资金,对村部分水渠按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进行了修复;对金石村既有道路设置40余处交通安全警示牌;建设垃圾焚烧池40多个,垃圾分拣场1座,全村家家户户分发垃圾桶2个;争取专项资金20万元,对金石村主干道装设了60盏路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扶贫工作队风雨无阻,早出晚归,跑前跑后,忙东忙西,鞋子磨坏了,衣服刮烂了,金石村的每一条小路都留下了他们朴实的身影,匆忙的脚步。

  产业之花次第开

  为了发展农村产业,帮助农民增收,工作队经过认真调研,征得公司领导同意后,决定将由村民组成的茶叶专业合作社筹建的茶叶加工厂新建项目作为产业帮扶项目,项目总投资118万,其中公司投入40万。初步估算,该项目将为合作社每年创造10万元以上的利润,给村里带来6万元集体收入。为帮助贫困户更积极地参与到茶叶产业中来,工作队通过调研摸底、组织自主报名、核实信息,前后历经3个月,最终用统筹到的结对帮扶资金帮助59户贫困户扩种茶园59亩。

  2018年底,在天门乡政府的支持下,引来投资帮助金石村发展肉驴养殖产业,工作队积极运作,成立了统筹村级农业产业发展的平台公司——湖南金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动群众入股产业项目,2个月完成村民筹资60万元,有48户贫困户在工作队的发动下参股。

  目前,120余亩的茶叶加工项目基地已经完成各项土地流转等前期准备工作,进入到基地建设阶段,建筑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的的驴舍也正在紧张施工中,工作队也在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养殖技术的专业培训。

  为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与湘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对接,村里所有农副产品以及养殖的鸡鸭鱼都可以通过该公司的10家门店送达千家万户的餐桌。

  如今的金石村,村民生活越来越好,思想也越来越新。村民刘春鸟说:“感谢你们啊,为了帮我们,都累病了也不歇歇。”刘从德说:“今年我不出去打工了,我也要种一亩茶园,在家发展产业。”听到贫困户发自内心的话语,扶贫工作队员黄剑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抱病坚持走访工作的他,暖意驱走了疲惫,带来了更坚定的信念。

  成绩就是动力。队员们依然行走在风雨扶贫路上,努力在金石村这座山沟沟里的小村庄,创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作者系湖南新华供电有限公司田宜韩)

  扶贫手记

  群众无小事 但要耐得烦

  来村里扶贫前,我对扶贫工作的困难预期主要集中在如何帮助老弱病残摆脱困境,如何发展产业、提高村民收入上。内心充满豪情,准备要去大干一场。而真正投入扶贫工作后,我才发现,扶贫工作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很细碎繁琐的过程,一些看似被群众欢迎的事,结果却可能反应寥寥。

  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的申报工作就是如此,只需要申报人填一张申请表格,出具一份务工证明,复印2份证件,提供相应的车票,就可以领到一笔钱。原以为村民会很积极地申报,没想到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这样的。

  去年10月底是2018年度首次申报交通补助的节点,工作队把政策文件通过村里的扶贫工作群发给了所有贫困户,结果唯一按要求提交了资料的一位是正好回家喝侄女百天酒的陆振东,而他还是正好来支书家串门被我看到了,顺便就帮他填报了申请表并完善了所有信息。最终10月份随机发放了11户贫困劳动力的交通补助,全乡只陆振东提交了一份完整资料。

  对此我深感不解,好在还有第二轮受理,时间截止到2019年2月28日。这一次,为了更好地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人,我做了充分准备,提前两个半月开始做准备。我首先建立了一个外出务工人员工作微信群,把有联系方式的贫困劳动力都拉进群里,宣讲扶贫政策特别是就业扶贫政策,重点就是交通补助发放政策。通过他们互相推荐,最终群里加入了38名贫困群众。为了更好地交流,我又把每位加入的群众单独加了好友,一对一详细进行了就业扶贫政策的解读。

  其实在整个申报过程中最繁琐的就是提供就业证明,为了确保政策宣贯到个人,我组织队员一个一个打电话与外出务工劳动力进行确认。联系过程中发现有些人的联系方式还是错误的,就又通过其家人或朋友进行了转达。为了确保务工证明有效,我先后去了驻村办和县就业局2次,并与相关业务主管人员建立了联系,发现问题随时联系确认。通过直接与县主管部门的对接,无论是给个体户务工的、在外省砍毛竹只有村委会出具证明的,还是在建筑工地作业只能提供照片的,都统统在我们工作队的帮助下提供了符合要求的工作证明。

  为了方便群众复印证件,工作队结合1月29日举行的春节慰问活动,在村部组织开设了交通补助申报窗口,安排工作人员专门接待外出务工人员填报申请表,复印身份证和扶贫明白折,当天就收集到30多人的交通补助申报资料。过完年我进村后专门用了3天的时间对每份交通补助申报材料进行了整理,确保符合材料要求,对发现的问题一一与当事人进行联系落实。在我们的努力下,最终44份申报材料通过乡就业办的审核,顺利提交至县就业局。

  通过交通补助申报工作,我感受到了群众工作开展的难处:一是对扶贫政策大多不了解也不关心;二是什么事都是图省事嫌麻烦;三是等靠要的思想很严重。多数人的态度就是能直接发钱最好,如果需要填资料什么的就不想弄,要弄村里帮忙弄就是了。全村共计有72名外出务工人员,有10多位是在本县务工,不符合申报条件。最终成功申报了55名,只有个别人的申请表是自己填写的,绝大多数是村里扶贫专干帮忙填写的。

  这些难处要怎么应对与克服?村民等靠要的心理该如何去转变?这些问题都是扶贫干部需要首先思考解决的。(徐小洲)